清翫雅集會員舊藏專題拍
L7001 海瑞 節錄蘇軾《前赤壁賦》
海瑞(1514-1587)節錄蘇軾《前赤壁賦》 水墨金箋 鏡片 16.5 x 48 cm。估價:NT$30,000 – NT$60,000。此作品於2022年10月29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專題:清翫雅集會員舊藏專題拍上拍賣。
此扇面書法,用筆剛勁,字體雄勁,方圓兼得,筆力矯健,功力精到,氣勢磅礴而無嫵媚之態,自有其獨特的藝術風格。
海瑞(1514-1587),字汝賢,號剛峰,為歷史上著名的清官,海瑞書法擅於楷、行、草書,從海瑞現存的書法作品來看,以行草書為最出色,其書筆力矯健,結體奇崛,功力深厚,靜逸而無嫵媚之態。康有為《廣藝舟雙揖》評曰:「其筆法奇矯且可觀」,正道出海瑞書風的特點,用筆剛勁,筆力精絕,方圓兼得,氣勢磅礴。在奉「二王」書法為圭臬的明朝,海瑞書法非中規入矩,正因「奇矯」書風,以「二王」書法審美標準評判海瑞的字,海瑞的小楷並不出眾,與當時正統書風相去甚遠,無「二王」小楷的風規,反應他在會試中未受青睞的結果。
L7016 翁同龢 蓬藋江村詩
翁同龢(1830-1904)蓬藋江村詩 水墨紙本 鏡片 1874年作 19 x 53.5 cm。估價:NT$20,000 – NT$40,000。此作品於2022年10月29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專題:清翫雅集會員舊藏專題拍上拍賣。
此扇面書作雍容端莊、氣度典雅,筆走中鋒為主,用筆既取法顏書精隨又有碑帖兼融「碑底顏味」藝術風格的審美趣味。
翁同龢(1830-1904)字叔平,號松禪,晚號瓶庵居士,咸豐六年(1856)狀元、官至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。他是同治和光緒皇帝的兩朝帝師,故時人稱翁帝師、翁師傅。翁同龢在詩、書、畫、收藏均有很深的造詣,尤其在書法方面,因家學淵源,早年即浸潤在歐、褚、柳、趙等傳統唐法之中;中年致力於顏真卿,取其雄渾厚實的精髓;兼學蘇、米,書岀新意;至晚年得力北碑,從而形成碑帖兼融的書法審美趣味,造就其後來「帖底碑味」、「碑底顏味」風格的「翁體書法」。清劉體仁推崇其為清朝第一書家:「常熟 (翁同龢)書法在石庵 (劉墉)、完白之間,於本朝可稱第一」。
臺灣著名企業家堂號:文殊閣珍藏 公益專拍
L3003 張瑞圖 陸游《正月五日出遊》
張瑞圖(1570-1641)陸游《正月五日出遊》詩 水墨絹本 日本裱軸 附盒 135 x 44.5 cm。估價:NT$3,000,000 – NT$6,000,000。此作品於2022年10月29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專題:書法專場上拍賣。
節奏感強烈,結體平正而內促,奇恣橫生,變化多端,表現出張瑞圖善用露鋒尖筆,「金剛杵」筆法更是獨樹一幟的特色。
本作品得自於羅福全(1935年5月8日-)博士,出身嘉義的經濟學者、聯合國官員。2000年被指派為中華民國駐日本代表,並在任內促成李登輝至日本就醫之計畫。1975年、1978年,他兩度受聯合國開發計畫署聘任,分別赴印度、伊朗擔任經濟顧問。此外,他也在1974年至1977年之間前往菲律賓、印尼、巴基斯坦、泰國等地,四度開辦區域開發培訓班,並曾擔任世界銀行顧問。
張瑞圖(1570-1641)字畏公、別虢果亭山人、白毫庵主等,明萬曆三十五年(1607)進士。張氏對日本書壇影響尤深,明朝末年,福建高僧隱元隆琦把張瑞圖的書法帶去日本。在此之前,日人一直崇尚精緻典雅的晉、唐書風,初見張瑞圖的獨特書寫風格,眼界大開,日本人稱其書法「氣脈一貫,獨自風格」,推崇備至。 張瑞圖亦是晚明最有創造性的書家之一,後人對其書法成就給予很高的評價,他的書法風格強烈,喜歡用側鋒,結體奇崛多變,製造出強烈的節奏感,以獨創「金剛杵」筆法著稱於世,與邢侗、米萬鍾、董其昌並稱「晚明四書家」。在崇尚「二王」書風的明代,以及趙孟頫書風盛行之下,書學競趨柔媚,張瑞圖勇於直率突破、以不拘常規的用筆、大膽寫意的氣勢,表現大破大立的精神,這對書法藝術的發展具有重大貢獻。他所開創的奇逸書風,在「二王」正統框架只重帖學的觀點下,另闢蹊徑,體現晚明浪漫主義的時代精神,張瑞圖是明未書壇變革中的先驅。在他的影響下,之後的黃道周、倪元璐、王鐸、傅山等書家亦為一時風氣所趨,為明末書法帶來嶄新的氣象。其書法奇恣橫生,峻峭勁力,風格多樣,筆勢生動,不落流俗,善用露鋒尖筆,筆勢跳宕多姿,節奏感強烈。清梁巘《評書帖》:「張瑞圖書得執筆法,用力勁健…..明季書學競尚柔媚,王(鐸)、張(瑞圖)二家力矯積習,獨標氣骨,雖末入神,自是不朽」。
L3017 陸潤庠 竹靜、松寒對聯
陸潤庠(1841-1915) 竹靜、松寒對聯 水墨灑金黃箋 軸 137 x 32.5 cm x 2。估價:NT$40,000 – NT$80,000。此作品於2022年10月29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專題:書法專場上拍賣。
L3018 陸潤庠 雨際、霜前對聯
陸潤庠 (1841-1915)雨際、霜前對聯 水墨絹本 日本裱軸 附盒 135 x 44.5 cm。估價:NT$20,000 – NT$40,000。此作品於2022年10月29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專題:書法專場上拍賣。
作為明、清宮廷喜愛的書法風格標誌,用墨講究光黑精麗,用筆勻圓豐滿、方正,注重結構的平穩和中鋒用筆的流暢,書法藝術風格上追求平整典雅,端正穩重。
陸潤庠(1841-1915)字鳳石,謚文端,同治十三年(1874)狀元,官至太保、東閣大學士、體仁閣大學士、任弼德院院長,辛亥後,續留清宮,擔任溥儀老師。狀元出身的陸潤庠,一生低調清廉,恪守文人本分,並堅守儒家忠君思想。其書風清華朗潤、意態婉約,書意近歐、虞,為清代館閣體(或稱臺閣體)代表。陸潤庠從科舉中來,一生為官時間長達三十年多,屢典試事,擔任會試副總裁,其書風變化不大,用墨講究光黑精麗,用筆勻圓豐滿,字型大小接近,館閣體書風(烏黑、亮光、方正)特色明顯。作為明、清宮廷喜愛的書法風格標誌書體,慈禧太后作畫,常命陸潤庠和同治元年狀元徐郙、探花李文田、進士陸寶忠等臣子為其畫作落款題字,端正的館閣體字是翰林學士必備的基本素養。
L3058 劉春霖 陶淵明《歸園田居,其一》
劉春霖(1872-1942)陶淵明《歸園田居,其一》 水墨紙本 軸 1924年作 130 x 36.5 cm。估價:NT$20,000 – NT$40,000。此作品於2022年10月29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專題:書法專場上拍賣。
此作結字平正,運筆細膩,筆法純熟,行筆穩健,厚重端正而氣韻清潤有致,堪稱清末書壇中的楷書能手。
劉春霖(1872-1944),字潤琴,號石雲,於詩、書、畫上均有極高造詣。清光緒三十年(1904)甲辰科狀元,他是中國科舉制度的最後一名狀元,故謂「第一人中最後人」。劉春霖善書法,尤以小楷為著,筆力清秀剛勁,深得世人推崇,被讚譽「楷法冠當世,後學宗之」,在當時書壇有「大楷學顏、小楷學劉(春霖)」的美名。今位於台中的旱溪媽祖廟樂成宮,在1924年重建時,置有劉春霖手書「法雨宏施」匾額,落款為「肅寧劉春霖敬書,霧峰林垂拱敬獻」,這可能是台灣唯一由劉春霖題字之匾額,題字俊美工整,用筆精緻,足見其楷法嚴謹,間架有度。
L3076 于右任 韓愈《古意》詩
于右任(1879-1964)韓愈《古意》詩 水墨紙本 軸 153.5 x 45 cm x 4。估價:NT$750,000 – NT$1,500,000。此作品於2022年10月29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專題:書法專場上拍賣。
于右任-韓愈古意詩 此聯屏之作結字穩固均衡,線條流轉中兼備提按變化,線質圓潤渾厚,點畫間多有漲墨表現,增添畫面量感與豐富性,賦予民國以來草書藝術的新風貌。
L3077 于右任 上作品:雜憶四首,下作品:昔有佳人公孫氏
于右任(1879-1964)上作品:雜憶四首。下作品:昔有佳人公孫氏 水墨紙本 屏風十二扇 164 x 59cm x12。估價:NT$3,000,000 – NT$6,000,000。此作品於2022年10月29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專題:書法專場上拍賣。
此作線條遒勁凝重、筆筆精到,使轉頓挫合乎法度,點畫間隨處可見深厚功底,字體優美而富饒姿態,時而搭配飛白與遲澀用筆,墨色濃淡虛實交錯,整體氣勢引人入勝。
L3095 啟功 至人、靜者對聯
啟功(1912-2005)至人、靜者對聯 水墨紙本 軸 134 x 63 cm。估價:NT$30,000 – NT$60,000。此作品於2022年10月29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專題:書法專場上拍賣。
書法傳達一種濃厚的書卷氣,用筆精謹秀潤、爽利,瘦勁挺拔、散發出清新雋永的韻味。
L3096 啟功 暫時、隨地對聯
啟功(1912-2005)暫時、隨地對聯 水墨灑金紙本 軸 131 x 31 cm x 2。估價:NT$30,000 – NT$60,000。此作品於2022年10月29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專題:書法專場上拍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