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0 - 藝流國際拍賣
P. 10

近現代書家傳奇


                    沈曾植、康有為、于右任 名家珍蹟賞玩



                本次推出的近現代書法名家當中,以沈曾植、康有為、于右任三大家為首,此三家是清末
              民初碑學興盛之重要代表人物,可謂為碑派之中的傳奇大將。所謂碑學乃相對於帖學而言,據
              包世臣所著《藝舟雙楫》一書中有云:「碑學之興,乘帖學之壞,亦因金石之大盛也。」或云:「出
              碑既多,考證亦盛,于是碑學蔚為大國。」包世臣該著作提升並推動了碑學的昌盛,加上金石
              考據風氣與文字學研究漸興之社會背景因素,以至清末民初諸多書家,多有所效仿、倡導者。


                沈曾植(1850-1922),字子培,號乙庵,初別號小長蘆社人,又號寐叟、遜齋居士等。
              善書法,尤草書為最,開碑派行草書之先,所作 Lot4005〈行書銀箋六曲對屏〉,成於 1921 年,
              筆勁渾厚,體勢飛動,神韻十足。款識「學古以臨先賢之法為方,不寐也。吾友倉碩兄嘗以此
              可謹耳。」沈曾植與吳昌碩為好友,在傳世作品中偶見其互相題贈之作品,沈氏在這裡提及學
              習古之先賢的筆墨章法,以臨摹之方為主,並因之而不寐,其學習之勤實,可見一般。


                康有為(1858-1927),原名祖詒,字廣廈,號長素,又號明夷、更生、西樵山人、游存
              叟、天游化人,廣東省南海縣人,故人又稱康南海。其一生貢獻於政治之外,於書法、書論,
              亦有重大貢獻,尤其是對於包世臣的碑學理念推崇,著有《廣藝舟雙楫》,而有「尊碑論」之說,
              為後世碑學者入門之重要參考書籍,更成為推舉碑學興盛之重要代表人大家之一。康有為為探
              究碑學之藝術,遍臨歷代名碑,所遺名蹟甚多,觀其 Lot4006〈行書六曲屏風〉,巍峨磅礡之狀,
              氣及千里之勢,力透紙背,無不震撼於目前,乃其經典佳作之逸格。


                于右任(1879-1964),原名伯循,字誘人,爾後以「誘人」諧音「右任」為名;別署髾心、
              髯翁,晚年自號太平老人,其作品多署名右任,款識甚少標示紀年,如 Lot4021〈香草紅蕉行
              書五言聯〉即是其常見的作品代表。于右任的書法風格,早年以趙書入門,取其神采爽利秀逸
              之美,參唐楷縱挺之勢,亦醉心於北碑書法研究,其後逐漸形成個人獨特的書法面貌,出神入
              化,雄豪之中略帶婉麗,剛勁奇偉、跌宕之際而不失圓渾遒麗之韻味,融諸名家之長,另闢蹊徑,
              首創「標準草書」,並創辦標準草書社,嘉惠許多書家學子,為中國近現代草書之巨匠,有「當
              代草聖」之美名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8    Art#1 International Auction
   5   6   7   8   9   10   11   12   13   14   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