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第 1 至 12 項結果,共 87 項

奧古斯特.羅丹(1840-1917)

NT$150,000NT$200,000
L2001 青銅時代(L'Αged'airain)
銅 版數2/25 67x25x16cm
簽名:A.Rodin
全名為法蘭索瓦-奧古斯特-雷尼·羅丹(François-Auguste-ReneRodin),法國雕塑家。雖然他常被看作現代雕塑的先驅,但他本人並沒有想過要對抗傳統。他接受的就是傳統的雕塑教育,生前一直想得到學院派的認可。
證書:愛力根畫廊保證書、鑄造廠保證書

黃土水(款)(1895-1930)

NT$100,000NT$200,000
L2002 黃土水(款)(1895-1930);公雞
銅 1925年作 H:33.5cm
黃土水,臺北人,日治時期臺灣雕刻家,是臺灣首位赴日學習美術,並入選帝國美術展覽會的藝術家。其作品皆以台灣鄉土意象融入西洋雕塑為特色,並創作一系列由木刻、技藝泥塑、大理石雕刻、鑄銅等材料構成之名作,著名者則包含《甘露水》、《釋迦出山像》、《水牛群像》等作,譽為臺灣近代雕塑先驅之一。

錢鼎(1896-1989)

NT$100,000NT$200,000
L2003 錢鼎(1896-1989);出航
油彩畫布 框 69 x 86.5cm
簽名於右下方
錢鼎,上海人。是中國第一代油畫家,也是最早推動素描、油畫和水彩的藝術教育者。畫宗西法兼納中法,融合西畫色彩性與國畫水墨性,風格獨特。擅長風景、花卉,尤善繪松。出版有《錢鼎國畫》《錢鼎鉛筆速寫》等畫集。

胡善餘(1909-1993)

NT$100,000NT$200,000
L2004 胡善餘(1909-1993);登高遠望
油彩畫布 框 41.5 x 51cm
簽名於右下方
胡善餘,師從林風眠、蔡威廉。1934年畢業於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,師從法國著名畫家西蒙(法語:LucienSimon)。作品《自畫像》、《靜物》曾入選法國巴黎春季沙龍,1935年以優異成績畢業。回國後曾在廣州市立美專、國立重慶師範任教。1943年,胡善餘回到母校國立藝專油畫系執教。1945年抗戰勝利後,隨國立藝專遷回杭州,勤懇致力於教學,歷時半個多世紀。

藍蔭鼎(1903-1979)

NT$300,000NT$600,000
L2005 藍蔭鼎(1903-1979);淡江雨後
水彩紙本 框 1960年作 34 x 66cm
簽名於右下方
藍蔭鼎,以水彩畫為主要創作,默默參與美術活動,不捲入運動,獨來獨往,一手闖出特有的水彩畫風,為台灣首位應邀訪美的藝術家。藍蔭鼎的作品以台灣本土的農村美景為題材,有「謳歌快樂農村的水彩畫家」、「畫我故鄉的文化大使」之譽。他以中國水墨畫精髓創造嶄新的水彩畫意境,被大量翻印成日曆、賀年卡、畫冊等印刷品,畫作廣為流傳。

上款人說明:
蕭贊育(1905年—1999年),湖南邵陽人。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一期,後留學莫斯科中山大學與日本明治大學,因追隨蔣介石反共,被視為心腹親信,歷任國民黨中央軍校畢業生調查科主任、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秘書、第三處中將副主任、中央黨政軍聯席會議秘書處秘書長;曾參與組建復興社,並在賀衷寒接任第二任書記前短暫代理書記,鼓吹法西斯主義,為蔣介石獨裁造勢,時人將其視為蔣的“十三太保”之一。“三青團”成立後,任中央幹事,並任成都陸軍軍官校、武漢行營政治部主任,南京市黨部主任委員,中央組織部副部長,《和平日報》、《掃蕩報》總社長,當選“立法委員”。國民黨敗退大陸前夕,逃往台灣,從事文化宣傳工作,歷任拔提書局、正中書局、“中國廣播公司”董事長,《建社雜誌》社主任委員兼發行人,中華文化基金會董事長,台北粥會會長等職。1963年當選國民黨第九屆中央委員,1969年起任第十至十三界“中央評議委員”;1990年11月訪問大陸,在北京與全國政協副主席、黃埔五期同學程子華親切會面。蕭贊育曾編撰《中華文化百科全書》,著有《赴俄國留學及歸國後經歷紀略》(台北《湖南文獻》第12卷 1984.7)、《棉湖大捷五十週年訪問記》(1975年)、《中華民族的根本問題》、《知行問題》等書及文章;後人輯有《黃埔一期蕭贊育先生紀念集》(台灣中華文化基金會編印 1994年)。

林風眠(1900-1991)

NT$2,800,000NT$3,500,000
L2006 林風眠(1900-1991);大理花
設色紙本 框 1976年作 60 x 67cm
簽名、鈐印於右下方
廣東人,中國畫家暨教育家,他在1930年代提出糅合中西藝術的概念,成為當代的藝壇先鋒。中國近現代美術的啟蒙者和融合中西的中國現代繪畫開創者之一,與顏文梁、徐悲鴻和劉海粟並稱「四大校長」。
著錄:《百年華人繪畫─彩墨專冊》,長流美術館,2016年6月,p.135。

林玉山(1907-2004)

NT$200,000NT$400,000
L2007 林玉山(1907-2004);喜馬拉雅雪山
膠彩紙本 框 49.5x 64cm
簽名、鈐印於右下方
林玉山,生於嘉義,本名林英貴,號雲樵子、諸羅山人及桃城散人。創作生涯從傳統民間畫師的水墨奠基與民間信仰的神像描繪開始,為了追求畫藝精進,兩次前往日本接受專業美術教育,習得近代日本畫的繪畫技巧與現代美術的寫生觀念。二戰之後,日本政權離開台灣,渡海來台的中國藝術家帶來新的創作刺激,林玉山除了在文化變動下持續開創新局、創作不輟,也開始任教於各校,透過教學與著書,建立系統性的寫生思考,多年來作育英才無數,對戰後台灣水墨界影響深切。晚年則將眼光看向世界,從大量遠遊與寫生中實踐他的藝術理念。

胡善餘(1909-1993)

NT$100,000NT$200,000
L2008 胡善餘(1909-1993);靜物
油彩畫布 框 36.5 x 44cm
簽名於右下方
胡善餘,師從林風眠、蔡威廉。1934年畢業於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,師從法國著名畫家西蒙(法語:LucienSimon)。作品《自畫像》、《靜物》曾入選法國巴黎春季沙龍,1935年以優異成績畢業。回國後曾在廣州市立美專、國立重慶師範任教。1943年,胡善餘回到母校國立藝專油畫系執教。1945年抗戰勝利後,隨國立藝專遷回杭州,勤懇致力於教學,歷時半個多世紀。

李清萍(1911-2004)

NT$60,000NT$80,000
L2009 李清萍(1911-2004);抽象三件
油彩紙本 框(右)51 x 34.5cm(中)56 x 40.5cm(左)50.5 x 35.5cm
李清萍,1931年首次接觸西方油畫,她的啟蒙老師是戴敏奇。在汪亞塵、吳恆勤、周碧初等教授指導下,藝術方向偏印象派、後印象派及野獸派。在1932年冬季的學生習作展中,她的一幅畫作受到徐悲鴻關注,她經汪亞塵教務長的引薦結識了徐悲鴻。1935年畢業前夕,新華藝術專科學校校董及兼職教授徐悲鴻參觀了畢業展,在看了李媛的畢業作品《鄉韻》後稱讚她是「新派女畫家」,該作品也獲得汪亞塵讚賞。

萬昊(1912-不詳)

NT$50,000NT$100,000
L2010 萬昊(1912-不詳);風景
油彩畫布 框 1994年作 36.5 x 44.5cm
簽名於左下方
萬昊,江西人,油畫家。1940年被桂林美專聘為西洋畫教授,同時被初陽美術學院聘為靜物畫兼職教授。1945年在柳州創辦南華藝專,任校長。1947年應中國第一代油畫大師顏文梁邀請任蘇州美專油畫教授。

萬今聲(1912-1993)

NT$80,000NT$150,000
L2011 萬今聲(1912-1993);秋風颯爽
油彩畫布 繃架 59.5 x 52cm
簽名於右下方
萬今聲,遼寧本溪人。擅長油畫。1942年赴日本在東京上野美術專科學校留學。1944年歸國在吉林師範大學任教,1949年後任教於東北大學文學院美術系、東北魯迅文藝學院美術部,1953年任東北美專繪畫系主任、教授。

萬今聲(1912-1993)

NT$60,000NT$100,000
L2012 萬今聲(1912-1993);湖面扁舟
油彩畫布 繃架 1985年作 40 x 56.5cm
簽名於左下方
萬今聲,遼寧本溪人。擅長油畫。1942年赴日本在東京上野美術專科學校留學。1944年歸國在吉林師範大學任教,1949年後任教於東北大學文學院美術系、東北魯迅文藝學院美術部,1953年任東北美專繪畫系主任、教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