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第 229 至 240 項結果,共 276 項

張大千(1899-1983)

NT$1,500,000NT$3,000,000
L5219 張大千(1899-1983);桃柳游魚二曲屏
設色紙本 日本屏風 1966年作 56x171cm
款識
自題。丙午二月七日,寫與雪梅賢姪,大千居士,爰。鈐印三,張爰之印、大千居士、大千唯印大年。

名家珍藏(上款人)
雪梅賢姪:陳雪梅是廣東高要人,李順華、陳雪梅夫婦先後收藏張大千書畫百餘件(套),並印行出版有《文源齋大風堂墨緣》(三輯)、《大風妙象》《李順華畫集》等。李順華(別名李庬,號大胡),祖籍江蘇無錫,1934年生於上海,現居美國紐約。祖父與父親均為古董商人。1954年遵父命由香港赴巴西,師從張大千學習書畫,“隨侍杖履”達數十年。

張大千(1899-1983)

NT$200,000NT$400,000
L5220 張大千(1899-1983);行書 居之安
水墨紙本 鏡片 66x133cm
釋文
居之安。
款識
自題。濟成仁兄法家正之,蜀人張大千。鈐印二,張季、大千。

名家珍藏(上款人)
濟成仁兄:“濟成仁兄”即楊濟成,為民國年間北京著名銀行家、收藏家,北平金城銀行經理。1944年,曾與張叔誠等創“寶古齋”。尤與于非闇、陳半丁、蕭愻等藝術家為至交。

張大千(1899-1983)

NT$2,700,000NT$5,400,000
L5221 張大千(1899-1983);墨趣留香花鳥金箋十條
設色金箋 日本畫仙板 1966年作 36x7.5cmx10
款識
(一)自題。大千居士爰大風堂寫。鈐印一,張爰。
(二)自題。丙午二月二十五日寫,蜀人張大千,爰。鈐印一,三千大千。
(三)自題。大千居士,爰。鈐印一,張爰私印。
(四)自題。秋涼矣,屋角紫薇猶盛開,喜寫一枝。爰膰。鈐印一,三千大千。
(五)自題。爰翁,大風堂寫。鈐印一,大千。
(六)自題。蘐壽圖。大千張爰寫。鈐印一,楥。
(七)自題。爰翁。鈐印一,張爰私印。
(八)自題。利市之倍。爰翁。鈐印一,大千。
(九)自題。大千居士,爰。鈐印一,三千大千。
(十)自題。坤淦吾兄,兢行夫人儷賞留念。大千居士,五亭湖上寫。鈐印三,大千唯印大年、□、三千大千。曾克耑題(木盒)。墨趣留香。曾克耑拜題。鈐印一,克耑私印。

名家珍藏(上款人)
坤塗吾兄、兢行夫人:吳坤淦(1917—1989),自號“開開博士”,江蘇吳江人。中央政治學校第九期畢業生。1945年赴美,獲教育心理學博士。林肯大學教授。吳坤淦夫婦與張大千熟稔,張大千在三藩市時便常住吳家。因此吳收藏不少張大千的書畫精品。

丁觀鵬(傳)(清)

NT$68,000NT$130,000
L5301 丁觀鵬(傳)(清);持蓮觀音
設色絹本 日本裱軸 1747年作 96x51.5cm
款識
自題。乾隆十二年四月,臣丁觀鵬奉勑沐手恭繪。鈐印二,臣、□。
題簽:丁觀鵬持蓮觀音像。

任伯年(1840-1895)

NT$50,000NT$100,000
L5302 任伯年(1840-1895);鍾馗
設色紙本 軸 1891年作 84.5x45.5cm
款識
自題。光緒辛卯夏四月上浣,山陰任伯年。鈐印一,任頤私印。
藏印:大風堂、吳湖颿潘靜淑珍藏印

吳昌碩(1844-1927)

NT$400,000NT$800,000
同一名家上款
L5303 吳昌碩(1844-1927);石為銘乃五言聯/書法-佛無我
硃砂紙本/水墨紙本 日本裱框 1921年作 43x5.5cmx2/36x11cm
(一)
釋文:石為壽者相;銘乃詩之餘。
款識:自題。寒雲仁兄雅翫之,辛酉春,安吉吳昌碩。鈐印一,吳昌石。
(二)
釋文:佛無我。
款識:自題。老缶敬書,鈐印二,吳昌石、吳俊之印。

名家珍藏(上款人)
寒雲仁兄:民國翩翩佳公子,收藏大家袁克文(1890—1922)享年四十二歲。他信佛,取名陀曠,又名覺曠,甚至為梅真夫人及諸侍姬,都取了法名,治一佛印,刊有“佛弟子袁克文敬造石象一區一心供養”數字,又索梅蘭芳繪佛像扇。又信扶鸞,常主持集雲宗壇,在沙盤中作龍蛇舞,無非遊戲三昧而已。克文又喜和人結金蘭契,一時名流,皆與之交遊。吳昌碩曾為他作書畫於象牙扇上,他視為至寶,拓印在日記中。

吳昌碩(1844-1927)

NT$2,600,000NT$5,200,000
同一名家上款
L5304 吳昌碩(1844-1927);硃砂貝葉經佛偈
硃砂貝葉經 鏡片 1921年作 48x5.5cmx21
釋文
百福自莊嚴。住一切智樹。而行慈悲心。入不二灋門。無上慧堅固。持我到彼岸。普雨潤大地。悲心救世間。常行大慈心。得佛智慧光。圓滿法界月。大慈念一切。阿彌陀佛,老缶。慧眼見一切。妙音滿十方。度脫眾生海。圓滿無上悲。利一切世間。而無眾生想。慧光照十方。
款識
自題。寒雲仁兄出示貝葉經藏片廿幀,辛酉佛日,安吉吳昌碩敬書。鈐印二十一,俊卿之印(4鈐)、吳俊之印(6鈐)、吳昌石(9鈐)、倉碩(3鈐)。

名家珍藏(上款人)
寒雲仁兄:民國翩翩佳公子,收藏大家袁克文(1890—1922)享年四十二歲。他信佛,取名陀曠,又名覺曠,甚至為梅真夫人及諸侍姬,都取了法名,治一佛印,刊有“佛弟子袁克文敬造石象一區一心供養”數字,又索梅蘭芳繪佛像扇。又信扶鸞,常主持集雲宗壇,在沙盤中作龍蛇舞,無非遊戲三昧而已。克文又喜和人結金蘭契,一時名流,皆與之交遊。吳昌碩曾為他作書畫於象牙扇上,他視為至寶,拓印在日記中。

于右任(1879-1964)

NT$600,000NT$1,200,000
L5305 于右任(1879-1964);萬緣一念行書四言聯
硃砂紙本 鏡片 242x61cmx2
釋文
萬緣放下;一念單提。
款識
自題。化佛仁者正之,于右任。鈐印二,于、右任。

名家珍藏(上款人)
化佛仁者:錢化佛(1884—1964)是一個富有傳奇色的人物。原名蘇漢,字玉齋。 早年留學日本,並加入同盟會。1910年自日本回上海,在天津路創辦補救社。1911年秋,武漢爆發辛亥革命,錢化佛即奮力參於起事,在聯軍先隊夜攻天保城戰役中建立了功勛,曾受到孫中山先生的接見。不久中華民國成立,然錢化佛卻急流勇退,避謝一切官職解甲返滬,被后人尊為「辛亥首義老人」。是時開始用化佛之名,專繪佛像,亦取「萬佛樓」為其室名。錢化佛雖繪佛像數千上萬幅,然幅幅佛像均認真創繪,每繪前必先焚香凈手,先草稿勾勒再復繪渲染。所繪佛像,無不神情逼真,栩栩如生,得之者莫不珍如拱璧。民國期間多次舉辦專題畫展,震動海內外。

錢化佛(1884-1964)

NT$35,000NT$70,000
L5306 錢化佛(1884-1964);觀音大士
設色紙本 日本裱軸 1929年作 98.5x39cm
題跋
王震題
款識
自題。己巳秋月,錢化佛。鈐印二,錢、化佛。
王震題。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。心香虔禮誦和南。仰乞慈悲露霈甘。橫海波濤平似砥。現身現法一魚籃。癸酉孟夏三月,弟子王震敬題。鈐印一,王震。
高橋廣峯題(木盒)。錢化佛繪觀音大士像。高橋廣峯敬題。鈐印一,廣峯。


李叔同(1880-1942)

NT$2,000,000NT$4,000,000
同一名家上款
L5307 李叔同(1880-1942);菩提葉硃砂觀音化身
硃砂紙本 鏡片尺寸不一
鈐印:弘一(16鈐)、月(13鈐)、音(3鈐)
(一)
釋文:觀士音菩薩寶像。
款識:尤墨君題。墨君居士敬題。鈐印一,墨君。
(二)
釋文:佛慧明淨日,正覺阿彌陀。愛樂佛法味。眾生所願樂。
款識:自題。無等。鈐印一,弘一。
書信(一)
衢州師範學校教員,尤墨君居士惠書,敬悉承轉寄各件,收到謹便不宣。演音,五月二日。
書信(二)
蘇州皮市巷七十二號,尤玄父居士,二月二十一日,湯州弘一寄。今晨移居靈隱,暫不晤客,如有要事,乞惠函由招賢寺方丈轉交,至要。弘一疏。
書信(三)
蘇州皮市街七二,弘一緘。尤玄父居士披。
墨君居士,今晨天氣驟寒,已結冰,適東到惠施衣褲三件,至感。白布包附寄還,乞收入。演音疏,四月三日。泉州寺中駐兵,故即居住廈門。
書信(四)
蘇州皮市街七十二號,弘一寄。尤墨君居士收。
墨君居士惠鑒,頃誦惠書敬悉,承慈悲見召,至用感謝。秋涼,當即參扣法座也,法界寺可以暫,冬季太寒,於衰病之軀未適耳。謹復順叩。
惠函敬悉,諸承費神,感謝無盡。謹復順誦,慈安。末學演音稽首,墨君居士,正月十日。
墨君居士,前寄明信,想已收到,昨獲惠寄黃線及白紙,書感擬以此,白紙百張皆書清涼二字,後記年月名字,以為歌詞出版之紀念,略復不具,音疏。法安,並賀新禧。末學演音頂禮,正月十一日。
書信(五)
南山道宣律。靈芝元照律(上冊)。上冊,功德華莊嚴。
書信(六)
衢縣師範學校,弘一緘。尤玄父居士手披。
墨君居士前云,做衣之布尚有餘者,如何存貯,甯波尊屬,乞托三人,做小衫二件,余於新曆十三日後,天晴時即往伏龍寺,仁者如願來游,惠臨甚宜。立日啟,二月十二日。
書封
尤墨君居士慧展,弘一。
附尤墨君(尤玄父)往來信札6通、龍舒淨土文1本

名家珍藏(上款人)
尤墨君居士:尤翔(1888—1971),即尤玄父,江蘇吳縣 (今蘇州) 人。字玄普,號墨君,別署墨子,室名捧蘇樓,南社社友。著有《碧玉串》、《新蘇州導遊》及上例等,又與蔣箸超、張冥飛等合作《古今小說評林》。 尤墨君雖是中學教員,卻頗有文學造詣,在多個民國早期文學刊物上曾發表文章。弘一大師在出家前,就與尤玄父相識,兩者同為南社社員。1920年,弘一大師來到浙江衢州,住在蓮花寺,此時尤玄父正在衢州師範教書。兩人在此相遇,經常互相拜訪,談藝論佛,相交更深。儘管尤玄父後來又到臨海六中、紹興嵇山中學、杭州師範學校等處教學,但通信一直未斷。弘一一生中不僅開創了南派禪宗新風格,也為中國佛教的復興和推廣做出了卓越的貢獻。尤墨君回憶,弘一法師素日見的最多的是勞動者,次為知識份子,不見官僚。見來訪者後,常以《普賢行願品》中的四句偈語相贈:“十方所有諸眾生,願離憂患常安樂。獲得甚深正法利,滅除煩惱盡無餘。”

李叔同(1880-1942)

NT$1,000,000NT$2,000,000
同一名家上款
L5308 李叔同(1880-1942);行書節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十六言聯
硃砂紙本 畫心 1932年作 130x15.5cmx2
釋文
聽聞正法,斷諸疑惑,作一切智善巧船師。憶持不忘,如說修行,度諸眾生,使到彼岸。
款識
大方廣佛華嚴經十迴向品偈頌集句。墨君居士。歲次壬申五月,沙門法流書。

名家珍藏(上款人)
尤墨君居士:尤翔(1888—1971),即尤玄父,江蘇吳縣 (今蘇州) 人。字玄普,號墨君,別署墨子,室名捧蘇樓,南社社友。著有《碧玉串》、《新蘇州導遊》及上例等,又與蔣箸超、張冥飛等合作《古今小說評林》。 尤墨君雖是中學教員,卻頗有文學造詣,在多個民國早期文學刊物上曾發表文章。弘一大師在出家前,就與尤玄父相識,兩者同為南社社員。1920年,弘一大師來到浙江衢州,住在蓮花寺,此時尤玄父正在衢州師範教書。兩人在此相遇,經常互相拜訪,談藝論佛,相交更深。儘管尤玄父後來又到臨海六中、紹興嵇山中學、杭州師範學校等處教學,但通信一直未斷。弘一一生中不僅開創了南派禪宗新風格,也為中國佛教的復興和推廣做出了卓越的貢獻。尤墨君回憶,弘一法師素日見的最多的是勞動者,次為知識份子,不見官僚。見來訪者後,常以《普賢行願品》中的四句偈語相贈:“十方所有諸眾生,願離憂患常安樂。獲得甚深正法利,滅除煩惱盡無餘。”

李叔同(1880-1942)

NT$150,000NT$300,000
L5309 李叔同(1880-1942);明信片書信
水墨紙本 畫心 8.5x12.5cmx2(雙面)
(一)
釋文:拙筆小對聯數幅,已於前日郵奉,不日即可達也。余近需硬黃紙鈔寫藥師經,佛學書局影印出版之用。乞購若干紙,僅請相助。感謝。
款識:自題。舊五月十日,演音疏。
(二)
釋文:郵奉厦門南普陀寺養正院廣慧大居士收,溫州大南門外慶福寺演音寄。五日後擬移居,暫勿通訊,地址不久將告知。

南普陀寺養正院:佛教養正院是在民國二十三年(1934)由當代高僧弘一法師授意創辦,主要培養有高尚道德的僧寶。弘一大師說:“我出家二十多年,天天看因果報應和佛菩薩靈感的書,從中汲取力量。希望我的品行道德,一天高尚一天,希望能夠改過遷善,做一個好人。” 養正者,《易經》雲:“蒙以養正聖功也。”在這短短的幾行字裡,大師明確規定僧教育的目的,乃在培養青年一代具有一股正氣,在世間要堂堂正正的做人,不卑污、不猥葸、不邪門,出世做一名自律未 艾律人的比丘,不帶香火氣,不落貪欲裡,另外這所學院的學生年齡跨度大,從十三、四歲到三,四十歲的僧人,都可在這裡學習。養正者,應教育青年,于方寸之間,養吾浩然之氣。於一九三四年三月間,便正式開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