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翫雅集會員舊藏-扇面專題拍;長流美術館典藏-張大千、劉國松佳構 領銜登場

4月29日上午11點,台北藝流春拍將呈獻清翫雅集會員舊藏—扇面專題拍,以及長流美術館典藏的—張大千劉國松等大師佳構,共計579件拍品,精彩可期。歡迎各位愛藝同好前往參觀,一睹收藏大家獨到的藝術精神風貌,踴躍競投,共襄盛舉!

長流美術館典藏

張大千(1898-1983)

NT$3,000,000NT$6,000,000
L5065 張大千(1898-1983);步壑風吹
設色紙本 軸 1982年作 103x35.5cm
釋文:吟詩黃葉落,倚杖白雲來。拈老杜句寫於摩耶精舍。八十四叟爰。
鈐印:張爰之印、大千居士、壬戌、己亥己巳戊寅辛酉、摩耶精舍
著錄:《渡海三家 張大千/溥心畬/黃君璧彩墨精華特展》,長流美術館,2010年12月,p.119。《登峰造極 張大千逝世三十週年紀念精選》,長流美術館,2013年7月,p.145。《江山萬里 張大千藝術展》,中國美術館,2014年1月,p.151。《千古傳奇 張大千藝術展作品集》,長流美術館/中國文聯出版社,2014年4月,p.119。《長流藝聞 NO.58》,長流美術館,1995年5月,p.10。《長流藝聞 NO.270》,長流美術館,2013年10月,p.55。《長流藝聞 NO.300》,長流美術館,2016年4月,p.32。《長流藝聞 NO.327》,長流美術館,2018年7月,p.9。《長流藝聞 NO.338》,長流美術館,2019年6月,p.32。

Lot5065張大千〈步壑風吹〉

張大千喜好以高士為題材進行創作,寄以抒發縱情於物外的情致。策杖高士不但是中國傳統山水畫作品中的重要題材,也是意旨一種理想人格的完美境界;高士圖數百年來一直為文人雅士傳達胸中逸氣的象徵,也為市場富商巨賈追捧喜好的代表。中國北京上海榮寶齋

即分別於2016年、2018年,以張大千〈松下高仕〉230萬人民幣,及〈紅衣高仕〉172.5萬人民幣落槌成交,也得見其題材備受青睞程度。

〈步壑風吹〉為大千晚年八十四歲,於摩耶精舍所繪的寫意人物佳構。此作自成風調,著眼於情境感染,意趣高雅,樹幹以墨筆勾勒,赭石點染,再敷以石青,設色清幽,率性自然。下方高士執杖而立,用筆清晰明朗,線條勾勒細挺、沉鬱樸拙;又詩題作『吟詩黃葉落,倚仗白雲來』,藉此以烘托畫家晚年於摩耶精舍落葉歸根,超凡遁世的自我映照。

 出版著錄|

《渡海三家 張大千/溥心畬/黃君璧彩墨精華特展》,長流美術館,2010年12月,p.119。

《登峰造極 張大千逝世三十週年紀念精選》,長流美術館,2013年7月,p.145。

《千古傳奇 張大千藝術展作品集》,長流美術館/中國文聯出版社,2014年4月,p.119。

《江山萬里-張大千藝術展》,中國美術館,2014 年1 月。

《長流藝聞 NO.58》,長流美術館,1995年5月,p.10。

《長流藝聞 NO.270》,長流美術館,2013年10月,p.55。

《長流藝聞 NO.300》,長流美術館,2016年4月,p.32。

《長流藝聞 NO.327》,長流美術館,2018年7月,p.9。

《長流藝聞 NO.338》,長流美術館,2019年6月,p.32。

劉國松(B.1932)

NT$1,500,000NT$3,000,000
L3049 劉國松(B.1932);空巖幽石飛瀑 綜合媒材紙本 框 1991年作 134.5x67cm 簽名於左方 證書:長流美術館原作保證書 數位媒體影音應用出版:《張大千〈湖山隱居〉| 長流寶笈 品畫論》,長流大中華文教藝術基金會,2023年3月,(5分53秒)。

Lot3049劉國松〈空巖幽石飛瀑〉

劉國松乃當代水墨畫的靈魂人物,六零年代劉教授已被譽為「現代水墨畫之父」, 八零年代他已經占了上風,應邀到世界各地演講及展覽,甚至在香港、大陸…等,都獲得了極大的迴響,對中國繪畫的現代化影響極大,貢獻卓著。

長流美術館主要創辦人 黃承志館長說明:2004年我邀請劉教授舉行個展,他一口就答應了,六月四日開始,從1961年到2004年的最新作品,總共一百五十餘幅之多,是劉教授規模最大的一次展覽。展期一個月,但是展出二個星期畫作就賣出一大半,反應非常熱烈,於是和劉老商量是不是再搬一些作品下來,因為從樓上搬下來非常方便,結果我們又搬了四、五十件作品下樓展覽,自此就與劉老結下不解之緣,始終相互砥礪交流。劉教授亦多次提供長流其經典佳作,參與海內外各展覽、博覽會,開展各式藝文活動,作品深受藏家喜愛,屢創市場天價,亦如2014年香港佳士得,劉國松〈春之交響〉一作,來源即是長流美術館舊藏,並以784萬港幣圓滿成交。

拍品〈空巖幽石飛瀑〉為劉國松1991年所作,全幅山勢壯闊嶙峋,蒼穹萬里。前景奇巖突出雲間,殘霞未散,淡霧綿綿,猶如有不盡之感;中景遠景涓涓細流蜿蜒深山萬壑,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,如銀河落下九天,襲上心頭,又似哲思綿綿泉湧,滔滔不竭。此作不僅為難得精品,也是劉老利用高麗紙突出的紙筋,以筆沾墨擦染而成的少數具象山水之經典佳作,作品彌漫充斥現代感的視覺魅力,亦堪稱為當代水墨畫的代表作之一。

拍賣紀錄|佳士得香港 2014-5-25 Lot168 春之交響 綜合媒材紙本 1993年作 HKD 2,600,000–HKD 4,000,000 #HKD 7,840,000

清翫雅集會員舊藏

Lot7001-7057扇面專題拍

扇面專題拍,含括五十七件珍品,拍品創作時間大抵為清乾隆中期(1760年代)至1950年代之間,花鳥題材近半,書法、山水、人物畫等內容豐富,盛況空前,作品起拍價更加令人眉開眼笑,全數皆於新台幣2萬元起拍,振奮人心。另外值得一提者,是此次拍品保存狀況極佳,全數選用「挖鑲」的方式裱褙,力求絲絲入扣,不僅使作品更為美觀與細緻,也有利於作品的保存與收藏。

程庭鷺(1798-1859)

NT$20,000NT$40,000
L7011 程庭鷺(1798-1859);江岸送別
設色紙本 鏡片 1851年作 26x31cm
釋文:頻年送客賦長征,近復因君繫別情。不覺青雲羨飛鳥,強支倦眼對新晴。咸豐紀元初春,小晉仁兄將游都門,賦詩留別並屬繪圖和題二十八字,即希正之。程庭鷺。
鈐印:(程)序伯

任薰(1835-1893)

NT$20,000NT$40,000
L7023 任薰(1835-1893);高士賞花
設色紙本 鏡片 1872年作 22x33cm
釋文:同治壬申春仲,阜長任薰寫於吳門。
鈐印:(任)任薰

江寒汀(1904-1963)

NT$20,000NT$40,000
L7050 江寒汀(1904-1963);桃柳八哥
設色紙本 鏡片 35x64.5cm
釋文:寒汀居士。
鈐印:(江)虞山江寒汀書畫記

原裝舊裱―日本回流專場

中國文物藝術品進入日本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,日本藏家不僅傾心中國文化,甚而收藏大量中國藝術品。然而,目前留存日本境內的中國書畫作品也不乏保存狀良好,檔次較高的藝術珍品,因此近年來日本回流的藝術品也已成為海外藏家關注的焦點之一。

本專場作品徵集來自於日本著名藏家,拍品皆為原裝舊裱之近現代書畫名家創作。品項集而覽之,亦可窺見日本藏家之收藏風貌迥出別韻,自成一格非同一般。

吳昌碩(1844-1927)

NT$6,000,000NT$12,000,000
L8005 吳昌碩(1844-1927);花卉十二條屏
設色絹本 日本裱軸;附日式梧桐木箱 1920年作 104x40cmx12
釋文:
(一)秋鞠燦然白,入門無點塵,蒼黃能不染,骨相本來真。近海生明月,清談接晉人,漫持酤酒去,看到歲朝春。庚申孟秋,客海上禪甓軒,吳昌碩,年七十七。
(二)祝三多。吳昌碩,年七十七,時庚申季秋。
(三)風味誰如十八娘,炎州六月滿林香。江南江北無人識,寫出盈枝與客嘗。庚申秋,吳昌碩。
(四)沈香亭北謫仙詞,庚申九月十日,吳昌碩,年七十七。
(五)擬青藤破袈裟法,庚申秋杪,吳昌碩。
(六)花明晚霞烘。庚申秋,缶。
(七)秦王廟後茶花,兩崦高低綻雪。而今畫此嫣紅,要與山靈爭艷。庚申八月,吳昌碩。
(八)梅谿山中有紅玉,蘭紫梅花宋時橋盛。庚申秋杪,老缶。
(九)口迸明珠打雀兒。橋本先生雅正,庚申秋仲,安吉吳昌碩缶。
(十)濃豔灼灼雲錦鮮,紅霞棗住頗黎天。庚申,七十七叟老缶。
(十一)三千年結實之桃。庚申秋,吳昌碩老缶。
(十二)珊瑚枝。庚申秋,偶擬蒙泉外史筆意,老缶,時年七十七。
鈐印:吳俊之印(7鈐)、吳昌石(7鈐)、俊卿之印(4鈐)、倉碩(4鈐)、昌碩

黃賓虹(1864-1955)

NT$360,000NT$720,000
L8012 黃賓虹(1864-1955);淺瀨平沙
設色紙本 日本裱鏡片 97x33.5cm
釋文:淺瀨平沙,宋元人常寫之,試一擬之。賓虹。
鈐印:黃賓虹

于右任(1879-1964)

NT$1,800,000NT$3,600,000
L8019 于右任(1879-1964);書法 六扇對屏
水墨銀箋 日式屏風 174x372cmx2
釋文:孔明廟前有老柏,柯如青銅根如石。霜皮溜雨四十圍,黛色參天二千尺。君臣已與時際會,樹木猶爲人愛惜。雲來氣接巫峽長,月出寒通雪山白。憶昨路繞錦亭東,先主武侯同閟宮。崔嵬枝幹郊原古,窈窕丹青戶牖空。落落盤踞雖得地,冥冥孤高多烈風。扶持自是神明力,正直原因造化工。大廈如傾要梁棟,萬牛回首邱山重。不露文章世已驚,未辭翦伐誰能送?苦心豈免容螻蟻,香葉曾經宿鸞鳳。志士幽人莫怨嗟,古來材大難爲用。柏行杜少陵遊孔明廟有感之作,瘦鐵仁兄招飲於六三園,酒酣囑寫此。橋本先生方家正之,于右任。
鈐印:于、右任

傅抱石(1904-1965)

NT$900,000NT$1,800,000
L8035 傅抱石(1904-1965);仙境垂綸山水對屏 設色紙本 日本裱軸;附日式梧桐木盒 1963年作 120x14.5cmx2 釋文:風雨歸舟。一九六三年夏月,揮汗寫於南京,傅抱石并記。桐陰讀畫。癸卯夏月,寫于玄武湖畔,傅抱石于南京。 詩堂: 山色由人隨處有,水光藉紙本來無;筆端造化元如此,何必王維雪意圖。一九八九年夏,啓功。青山隱隱水迢迢,秋盡江南草未凋;二十四橋明月夜,玉人何處教吹簫。一九八九年夏日,啓功。 鈐印:(傅)抱石大利(2鈐)、往往醉後、印癡(啟)啟功題藏(2鈐)、啓功(2鈐)、元伯(2鈐)

Lot8035傅抱石〈仙境垂綸山水對屏〉

近一、二十年來,中國繪畫專場上,暨張大千、齊白石等幾位大老之後,傅抱石的仕女畫與山水創作,收藏者日盛,水漲船高,均拍出億元以上佳績。此幅傅抱石〈山水對屏〉分別為「桐蔭讀畫」與「風雨歸舟」,畫作於一九六三年,並有啟功於一九八九年的書法題字,另鈐「啟功題藏」之印,啟功與傅抱石先後出任西泠印社社長,也為這件作品增添不少豐富的珍藏價值與傳藏故事。

「桐蔭讀畫」圖,獨具個人風格的抱石皴法,下筆放逸,蒼勁有力,徐悲鴻稱其作品豪放不羈,氣勢磅礡;「風雨歸舟」圖,以典型的泉瀑雨霧之景朦朧呈現,散峰皴擦,別有韻致,這兩件皆是傅抱石山水畫中的代表風貌。一九六○年代,傅抱石作為江蘇國畫院院長,率領江蘇國畫工作團進行兩萬三千里的旅行寫生,開創新金陵畫派,為山水寫生發展進程推向更高一層樓,《山水對屏》便是在這場浩大旅行寫生之後產生的代表創作,它不僅是結合傅抱石一生繪畫歷練的總合,更具有劃時代的歷史存在價值,與引領時代風潮的創新意義。

藝流春拍:古董珍玩 巨匠佳構 精選撷珍